学院资讯
国潮甲胄:传统武艺兵道文化的推广者
2024-05-08 16:34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自先秦以来,甲胄伴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而来,逐渐沉淀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为此“国潮甲胄”项目应运而生,团队秉持“坚守优秀传统,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以甲胄为载体,发扬尚武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武艺文化。助力新时代中国青年“激热诚,奋雄心,鼓勇气,练筋骨”。

一、结缘甲胄,凝聚志同道合工作团队

为挖掘、复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国际教育学院和武术学院聚集了一群以传承传播中华传统武艺兵道文化为己任的师生,于2022年组建了“国潮甲胄”项目团队。他们倾心甲胄融通古今,助力绽放瑰宝光华。党的二十大提出“推动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新时代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文化保护和全民健身相关政策的出台,国潮甲胄团队意识到,甲胄再展辉煌的时代机遇近在眼前,但相较于知名度较高的汉服,甲胄还是“小众”,热度高涨但资源缺乏。新时代迫切要求通过武艺兵道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知难而进,对现实的清晰认识,为团队提供了工作方向。弘扬尚武精神,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时不我待。

2022年起,从淮北古今军事武备节到武汉园博园花边节甲胄巡游,团队组织策划参与多场甲胄文化节活动,促进以甲胄为载体的武艺兵道文化进行区域交流与合作。目前,自主研发国内首个成系列的中华甲胄文化IP数据库四套,分别有甲胄IP数据库、武艺兵道文化IP数据库、兵器IP数据库以及工艺IP数据库。同时,团队创编国内首套以甲胄文化为载体的武艺兵道课程体系,在武汉体育学院进行试点授课,并在湖北、安徽、山西等地开展武艺兵道文化进校园活动,旨在培养青少年尚武精神。

二、勇于创新,多措并举营造良好传承条件

团队秉持“坚守优秀传统,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他们懂得,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一是服务创新。团队提供个性化私人定制甲胄产品,建立武艺兵道课程体系,提供体育运动项目专业指导,组织各类武艺兵道文化节。

  二是形式创新。通过展示武艺兵道历史及开发武艺兵道旅游项目,沉浸式感受深刻文化魅力,互动式体验丰富文化内涵。三是运营创新。通过官方微信、抖音、微博和淘宝商店等渠道强化传播。抖音话题“国潮甲胄”播放量仅一天就达28万次。团队充分利用全媒体矩阵,扩大了武艺兵道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团队有幸得到体育教育专业徐逸澜老师和文学专业博士裴蓓老师的心指导,以及武术专家戴小平教授、文化专家李爱群教授作为顾问团队,为项目专业性提供了关键保障。


三、价值初显,坚定信心讲好中国故事

“国潮甲胄”项目的推进过程中,甲胄研究的社会价值在多个层面得到了初步显现。首先,有助于深化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并有助于在国际上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国潮甲胄”项目成立以来,在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引起热议,引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再度认识。其次,有助于提供关于古代战争、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征的重要信息,甲胄载体,重建历史场景,梳理历史发展脉络,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最后,甲胄与体育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在现代科技和材料科学的推动下,促进了甲胄的改进和发展,提高了军事防护装备的效能,这不仅对于军事领域有实际意义,也为体育领域的装备创新提供了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团队成员表示,愿传承武艺兵道文化,弘扬尚武精神,助力体育强国建设,让中华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近年来,国际教育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课外竞赛,汉教学子在2023年全国“中学西渐”汉教技能大赛、湖北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我校学生教学技能比赛中屡创佳绩。“国潮甲胄”项目团队在学院浓厚的科创氛围下,传中国文化、展青春力量,砥砺前行、笃行致远。


撰稿人:陈卓尔(汉语国际教育2022级)

照片:国潮甲胄团队

校对:裴蓓

审核:田兆峰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武汉体育学院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瑜路461号 | 邮政编码(P.C):430079 | E-mail:Webmaster@wipe.edu.cn